关于大中小学一体化课程改革的研讨
核心素养下“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教学研讨——第四届全国学校体育教育联盟(体育教育)大会举行的第一天(2017年12月21日)晚上6点-9点,在西南大学体育学院的一楼多媒体教室,由Betway必威西汉姆联体育学院体育教育系主任董翠香教授主持的“关于大中小学一体化体育课程改革”的研讨活动有序展开。
首先,董翠香教授从国际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着眼,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所提出的课程改革目标,引导大家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大中小学一体化课程改革的讨论,并以此为契机向与会老师介绍了目前上海市大中小学一体化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小学体育兴趣化、初中体育多样化、高中体育多样化、大学体育个性化”。
在讨论环节,与会老师们踊跃发言、争先恐后地围绕董老师谈及的几个方面进行了提问,教师们的困惑主要涉及:(1)如何对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可操作性的评价;(2)在课程内容方面如何实现大中小学一体化的安排与衔接;(3)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在实验的过程中如何选择样本及如何监控,是否具有普适性等;(4)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是否能够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5)大学公共体育课程该如何改革。针对这些问题,与会老师进行了积极的交流互动。
关于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相关问题,由该模式实验组工作组组长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院长助理刘春燕教授与实验基地负责人之一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苏坚贞副教授向与会老师进行了解释与说明。
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问题,在老师们讨论的基础上,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党林秀副教授介绍了她在实施合作学习教学方式时的评价经验。
针对教师们的提问,董翠香教授一一地进行了深度的解答与分析,并为个别教师的问题提供了解决的途径与建议。
历时三个小时欢快而热烈的讨论,在会议的尾声老师们仍依依不舍,意犹未尽。通过交流与讨论充分表明:与会教师不仅关注大中小学一体化课程改革的议题,而且非常关注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与会教师一致认为如果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能够改善当下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状况问题,将会产生“功在当下,利在千秋”的影响力。